世界文联
网站首页 >> 创始人作品集
一生追求阳光、自然、放逸、唯美主义气息的书画大师刘田依先生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17/11/20 1:43:02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我们欣赏生活在现实主义环境下的刘田依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就能感受到先生书法艺术的美是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向往美好理想心境的诠释。他总是希望尽可能丰富、全面地表现自己书法作品中的美趣,他用自己高度艺术化的人格与性灵提炼,集中塑造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且更精湛地表现这种美妙自然的书法结体。他的作品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审美快乐与生活情趣,而这种审美快乐产生的感情一旦出现,也许就是先生作品中创作意义成功的标志!

刘田依先生一生都在追求心手合一的书作技巧与自然随心的艺术品格,其笔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笔点画,都是可以是一种甚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生动地刻画出的形体结构的同时,还传递出一种内在那种无以言妙的浪漫主义的精神意蕴。生动、柔和、富于变化和富有韵律美的艺术语言,充满妍丽、清劲的飘逸之动感,将大师追求唯美七十年的艺术人生中所开悟的风骨、神韵悉数融人书法结构之中。

显然,精于中外音乐、舞蹈、绘画的刘田依先生比起其他学习“于右任书法”的那些所谓的“同门师兄弟”是更富于艺术天赋的。也就是说,在他童年时期就达到的艺术化性格之中,更有一种淳厚灵秀的真情流露。

在刘田依的书法中,无不见到这样一种由“灵秀”而带出的飞畅流动之美。他在用笔时就像舞蹈家脚尖轻盈的飞跃和下落,清劲自信、放控自如。在轻灵飞动的连续动作中,点出抑扬优雅的节奏,完成一个又一个美的造型。在他书写的那慧逸、遒婉的线条中,有一种神融笔畅的适意,悠悠地流动于指腕之间,生动的落实在点画之间。这种形神俱备产生的美是在先生最无求无欲的真情状态下产生的,渗透了大师超越卓然的审美情愫。

先生作品中的这些丰富多姿的唯美气息,包含了他极大的创作心血。这些信手拈来的创作能力,是他勤奋学习的积累体现。他娴熟自信的表现技巧和沉静深厚的功力,是他正直、善良又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化人格和满腹经纶的学识修养的结晶。 

翻阅古今中国书法史,可以发现对历代书家的作品研究中讨论笔法的文字最多。想尽办法,或比喻、或描述、或总结口诀,或精制,或粗糙,或追求各种稀奇古怪的所谓“艺术品味”,相对于这些林林总总大多言辞定位偏颇,故弄玄虚的书法理论,在艺术与庸俗之间胡说八道的、大多自己不会写字的或写得很差很难看的古今历代“书法理论家”,富有远见卓识的刘田依大师非常鄙薄这些根本不切实际的“书法理论家”们所编造的奇谈怪论,更不会轻易地向这些思想潮流去低头或者妥协。他坚持走的是传统、经典、唯美、自然、充满阳光的实践路线。

因为任何一位中国传统书法的练习者,只要真正是想把字写的点画流畅、雅致动人,必定要经过对古法的精深锻炼才能渐成面目,除此,是绝对无其它捷径的。而所谓古法,则包含对古今历代书法大家作品中的笔法、布局、结构、章法等诸多方面直到精髓的学习与研究,从而才能成为其下笔的依据和行书成体的神采自信。

所以,尽管他所书的各种变化多端的风格体貌也均有诠释,可那只是先生在不断吸收与发展的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顿悟。而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向来重视实践,用实践来严密而又系统地检验历代书家体貌风范的规律与缺陷。从而在比照不同的流派及风格中找到既符合客观的、大众的、视觉所适应的审美习惯,同时也适合自己性灵所致的个人风貌。这一点,从先生展示出来的作品中,由此可以看出对先生艺术思想冲击力十足的还是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唯美风格。 

对于已经是各体兼备,融汇贯通于一家的刘田依先生而言,古今历代所有的书法理论要表述的归结到一点,就是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是作者在便捷又不失美观生动的前提下把字写好,写得既要有高深的书法技巧,又能成为具有学习价值的、并可供多数人观赏的艺术作品。而能达到这种纵横有象、低昂有态、明净媚好、又沉著飞动的集古今大成书作能力与风格,正是大师作书时神来用笔的最大特色。

他的用笔摒除了一切恶俗、教条、愚钝、冗繁的困扰,而留下精致华美,相互容纳、辉映、渗透、在幽雅苍劲中体现大师历练风霜的艺术修养,以及其中所富蕴的铮铮傲骨之大家风范。可以说,这是刘田依先生书法艺术变法的开始:他在有意以地融汇各家之长,在古法与新态、用笔的方与圆、笔画的曲与直之间寻求着自家的唯美风格,创造出新的书艺境界,这与先生的书学观念和临习百家的实践之后的妙悟是密切相关的。

刘田依先生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鉴赏家,于文学、于音乐、于书画等都有深刻、独到的实践与理解。他曾透过书法与其他艺术的的巧妙结合,发现在他的书法章法的宾主、虚实、避就 、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上可以让几者之间真正做到既区别又相辅相成,从而使作品错落有致,鞠态可爱,让作品增加了更富感染力的生动与大气。

他从莫扎特、贝多芬浪漫的单乐章或多乐章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序曲、随想曲、狂想曲、间奏曲的婉转,悠扬,感性,热情明朗到华格纳、萧士塔高维契、德沃夏克的清新、别致、欢快以及富于意趣的音乐环境中,去超越世俗的羁绊与困扰,找到了抒发精神的自由情愫,在充满激情的挥毫中体会到艺术感染的“清平乐”,让书法、绘画自由大气地抒写性灵,从而获取一种怡然自得的心灵快感。

先生认为:“听这些经典音乐觉得人生总是美好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即使偶尔有伤感,也是那么浪漫而又神奇” 。那么像先生这样具有多重艺术元素构成其具有唯美气息的大师,这些美妙的旋律却正是支撑他书法生命的精神救赎,也是大师八十年艺术生命的原动力,使他能坚强地挺立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神圣的殿堂里。 

我们用了“唯美”的字样,在传统的书评家看来,大概是颇觉得碍眼的。诚然,“唯美”不是中国书法理论中的词汇,“美”也不专属于描写书法、绘画的词汇,我们从来不仅仅“这书法很美”,还要加上优美!

我们试做更明确的解释:不偏事理性的严谨,也不偏事感情的吐诉,把两者交融起来,在井然的秩序中注入灵动,在生命的跳动中引入秩序,这样的作品给观者以谐合平衡的感觉。

对于创作这样风格的作品,我们称做“唯美主义者”。

为了逃开现实生活给他的压力和困扰,于是在书画上他追求一种和现实生活远离的纯美,他也很能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外貌风采,世人称他为“神仙中人”。

他在自己周遭制造一种艺术气氛浓厚的生活,他能文,能诗,能书,能画,能音乐,通佛道,善鉴赏。

他在政治上的妥协和无所谓态度,造成了他艺术上的流丽温顺,竭力回到古代浓郁典雅的氛围中去,对于现在从中国书画界民间草根出来书画家们的统治者们,也可说是一种消极的对抗,甚至反征服,在书画界、文化界的门派之争、地域、种族歧视的屈辱苦痛中,他能得到一种真正精神的自傲和满足。

但这一种精神胜利终是无奈的,与真正退隐田园不同。他的画,即便是山水,追求的也是真正高远格调。他的画和字,都反映出贵族生活的样式来,说他的字和画属于“唯美”,应该是恰当的。 

或说他的篆箍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这当然是过分的夸张。他的作品最多的是草书、行书和榜书,特点是大气磅礴、潇洒飘逸、妍丽润秀、和平安娴。

中国书法和绘画比较起来,本是一种较理性的、远离感性之媚的艺术。中国书法没有物象,没有悦目的彩色,和我们感官世界的现象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刘田依的字像雨后的兰花修竹,给人一种少女鲜美的诱惑力。他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刘田依先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领悟全都融入了书法艺术中。

他坚持贴近生活的写实主义与实用朴素的唯美元素相结合。注重尽可能细致入微地表现中国书法的清晰、明快又不失苍劲有力的稳重,他的线条变化丰富而华丽、大气。他的章法前后呼应、纵深有序,他塑造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着精致优美的结体风格,贯穿着艺术家传奇人生怀旧情感的叙述,与表现浪漫生活心境的追求和现实功利主义的对立矛盾,而正是这种令人不安的多元文化元素的碰撞与矛盾,理性与非理性社会语言的冲突和交织,唤醒并扩张了刘田依先生内心的更深层次的超现实主义意识,他跨越了各种狭隘、混沌的本位意象的束缚与侵扰,他为寻求这样的变革与完善,为了寻求干净透明的人文情怀,为了更准确的绘就与挖掘中国书法、绘画艺术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元素与传承发展的精神内涵,他八十年来秉持“不求名利的风光,但求内心的清澈透明”的态度潜心研究书法艺术,终至炉火纯青之境。       

他用最好的笔写在最好的纸上,凡手腕手指的敏感都通过尖利的软毫传达到纸上,他说:“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譬如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

刘田依先生在创作上开辟了新的境界。他把唯美主义的美加了一个内容,那就是道家的“放逸”, 在造形上达到高度的结晶与凝练,无论眼力的敏锐和手腕的操纵都算得第一等的书法大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