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在汉朝,冬至这天朝廷例行放假,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访。
及至唐宋,冬至时间成为皇帝祭祀祖先的日子,明清将这一习俗延续。
到今天在潮汕、浙江等地仍有冬至祭祖的习俗。
因冬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冬至的这天习俗留下来了很多,尤其是美食这方面,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
五律•甲午冬至寒枝
王雨剑
至日阳初长,寒枝刺破天。
稚童呵手暖,慈母挂心怜。
岁暮元春近,途遥一念牵。
异乡为逆旅,梦逐晓霜眠。
北方普遍吃水饺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又称“压岁”,饺子成了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传说,有年遇瘟疫,医圣张仲景来到该地治病救人,走的那天正好是冬至,他见很多百姓冻破了耳朵,于是命弟子搭医棚,舍药救人。
为了纪念张仲景,从此每年冬至百姓都会吃饺子。
山东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朝。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非常美味,赞不绝口。
从此就在民间有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江南米饭
在江南,有冬至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传说共工氏有一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天吃赤豆饭,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宁波吃番薯汤果
“番”与“翻”同音,在宁波人看来,冬至吃番薯,寓意过去一年的霉运全“翻”过去。
汤果又称“圆子”,取团圆之意。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的时候,会加酒酿。
酒酿又称“浆板”,宁波话里,“浆”与“涨”同音,取“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冬至这天会用九层糕祭祖。
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福禄寿的动物,用以祭祖。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称之为“食祖。”
浙江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在冬至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祭奠祖先,祈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
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
江苏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
据《嘉兴府志》 (卷34·风俗) 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
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
安徽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
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
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